自2016年大规模的城中村(后来都叫成了棚户区)拆迁以来,老百姓的回迁安置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这种现象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财政资金匮乏的四五线小城问题尤其突出。
分享亲身经历:2016年我们村第一期开始拆迁,在拆迁之前其实很多群众是持否定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包赔额度低,回迁条件差,不能达到群众满意,当然除了那些家里两套及老套以上宅基地的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奈何普通老百姓是挡不住城市大规模城镇化的趋势,一个全市总人口刚突破一百万的四五线小城市,几乎不分先后的六七个办事处不分先后划片动员,各级官员像疯了一样积极投身舆论及拆迁宣传动员工作,最终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全市十余个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先后上马。我们村第一期四百余户居民于2016年7月左右完成了拆迁协议签订和搬移,同年十月左右第二期六七百户居民完成了拆迁安置协议签订和搬离。
也就是那时候起我们的四五线城市房价迎来一波大爆发,多年卖不动的房产项目有些当年就销售一空,宅基地价格也几乎翻了一番,空前繁荣的房地产带动了城市的快速扩张,各种城投公司(建投、水投、交投、文投等等如雨后春笋),数千亩的城市公园在城市东区(曾经的标准农田)快速建成,各种宽大的柏油路修到曾经的田间地头,绿化好了,街头巷尾加上了公园和绿地以及健身器械,城市框架格局立马扩大数倍.......
城里看着确实干净整洁了,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看着城市发展形势那是一片大好......
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各个公司干着干着都成了一堆外账和借款,要账不再容易,借出去的钱垫的资金和设备突然就长年累月收不回来了,回迁房建设完全停工了,全市个公司及单位职员奖金没了,工资停发半年了,一年了,拆迁的过渡安置费每年也只能发一两个月.......全市哪里都缺资金,可是各个招投标项目还是层出不穷......
咱也不懂城市怎么治理,慢慢这种现象全国各地都成普遍现象了,各种烂尾楼,各种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跑路、资产转移消息铺天盖地......股市跌跌不休,疫情反反复复,有人欢喜有人忧......
逐渐的,保交楼概念出来了,教育减负理念出来,股市开始听取普通股民的意见了,医疗反腐出来了,似乎一切都在向好
可是最后突然发现,保交楼保来保去开发商还是跑路了,恒大、碧桂园这样的房企都弄不下去了,烂尾楼还是进行不下去,陆续烂尾楼业主维权、断供、或者自救集资建房的消息多了;
教育减负让孩子课后作业少点,家长辅导改作业少点,大力打击学科类辅导班、培训班,没想到学校接着推行了课后延时服务,寒暑期托管服务,有服务就得有收益,群众又一批资金进去了,父母们该卷还得卷....
股市听取各方意见,增加集中竞价,暂缓IPO上市,加强监管,加强管理,试行t+0,没想股市还是红少绿多,跌跌不休,价值投资遥遥无期,一天轮动一个板块,大规模资金就是疯狂割韭菜, 上市公司该造假还造假数据,该不分红还不分红,一毛不拔的公司股市遍地....
医疗大规模反腐终于来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不断刷新群众的认知,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想着压在群众身上的一座大山终于能推翻了,没想突然发现又半途而废了.......
不说了,村里让兑钱,每家三两万出借款贡献给棚户区安置房建设,要不八年过去了,俺村一期的拆迁安置房还是在荒草中竖立着,啥事也回不去,在外面飘啊飘,搬家又搬家,先把一期六百多套安置房弄起来住进去一批,可叹二期还没底,毕竟二期安置房还未出地平线呢!
最终还是咱们老百姓要扛下所有.......